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,大溪大禧,將六廿四的慶典往前延伸,將籌備過程納入文化儀式中,展開為期兩週的關公暖壽祭。

當代與傳統的大禧精神

「大溪大禧」從大溪「迎六月廿四」的民俗信仰文化中長出,以貼近現代文化治理強調在地性特質、在地價值的精神,同時也深化了地方人士對自身文化的認同。 自2018年起,將原大溪文藝季更名為「大溪大禧」,重新命名同時也重新定位,以大溪迎六月廿四慶典文化的延續與推廣為使命,依循傳統文化禮俗,以當代設計思考、詮釋與連結來籌備與辦理迎接大溪六月廿四的到來,讓「大溪大禧」成為台灣具代表性的城市祭典、國際節慶品牌。

以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為定位的「大溪大禧」,深入當地信仰中心、爬梳大溪聖誕遶境文化,從傳統中採集再創作,將當地公廟普濟堂、社頭藝陣、居民及新世代設計師拉在一起跨界合作,打造新型態地域慶典演繹傳統文化的城市藝術季。

結合傳統信仰與當代設計的藝術大秀

延續已建立的城市品牌策展,2019年「大溪大禧」以讓傳統回到生活為初衷,從小學體驗教育、信仰故事挖掘、參拜知識拆解以及融入傳統元素得展演製作,以更深更在地的設計合作,吸引大眾、擴大設計影響力。

2020年,「大溪大禧」邁入第三年度辦理,未來將更有效發揮內聚、內造的影響力以及與在共創、外推的城市品牌行銷,同時也深化了地方人士對自身文化的認同。今年度「大溪大禧」將延續去年讓傳統回到生活的理念,以「再現祭典風俗」為策劃主軸,盤點從過去到現在因迎六月廿四所衍伸出的祭典儀式、常民風俗以及遶境文化時序,挖掘研究並復興逐漸消逝的珍貴信仰風俗,讓大眾、也讓在地看見百年傳承的大溪信仰生活學。


延伸閱讀|